英文中的“Table of Contents”即为内容目录或者内容导航,我们通常在一些文档中,比如Word,用H标签后可以增加导航功能。对于用户体验来说,可以让用户更好的去查阅内容,对内容有把控。除此之外,对SEO又有什么好处?
首先说我使用的插件
Table of Contents Plus:一个功能强大但用户友好的插件,可以自动为长页面(和自定义帖子类型)创建上下文特定索引或目录(TOC)。 不仅仅是一个目录插件,这个插件还可以输出一个站点地图列表页面和/或整个站点的类别。
从头开始构建并考虑到维基百科,默认情况下目录出现在页面的第一个标题之前。 这允许作者插入可以总结或介绍页面其余部分的导入内容。 它还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编号方案,不会因跨主题的 CSS 差异而丢失。
该插件是内容丰富站点的绝佳伴侣,例如面向内容管理系统的配置。 也就是说,博主在撰写长篇结构化文章时也有同样的好处。 了解 Google 如何使用此索引来提供指向您的内容的“跳转到”链接。
包括一个管理选项面板,您可以在其中自定义设置,例如显示位置、定义显示索引前的最小标题数、其他外观等。 对于高级用户,扩展高级选项以进一步调整其行为——例如:排除不需要的标题级别,如 h5 和 h6; 禁用包含的 CSS 文件的输出; 调整顶部偏移等等。 使用短代码,您可以覆盖默认行为,例如特定页面上的特殊排除,甚至完全隐藏目录。
更喜欢在侧边栏中包含索引? 转到外观 > 小部件并将 TOC+ 拖动到所需的侧边栏和位置。
支持自定义帖子类型,但是,只有当自定义帖子类型使用 the_content() 时,自动插入才有效。 每个帖子类型都会出现在选项面板中,因此请启用您想要的。
对SEO的好处
来看一下bing搜索结果中,一篇文章原始内容:
使用Table of Contents Plus后,原文章的H标签会自动增加一个目录。
再来看一看Bing搜索SEO效果:
H标签和第一段文字内容,自动被提取作为了一个列表展示,并且有“查看完整列表”的链接可以跳转到文章。这种展示效果可以说是不仅用户体验好,SEO效果还很好!